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救在同济

当前位置: 首页 -> 预防保健 -> 红十字会 -> 救在同济 -> 正文

“济”时行动,护你同行 —急救培训基地本学期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织密校园防护网

发布日期:2025-11-04  来源:   点击量:

“济”时行动,护你同行

—急救培训基地本学期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织密校园防护网

为持续深化校园安全教育,将应急救护技能转化为师生守护自身与他人安全的 “硬核能力”,本学期起红十会急救培训基地以 “常态化、广覆盖、重实效” 为目标,固定于每周二、周五 13:30-17:00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培训重点面向全校同学,尤其聚焦大一新生群体,依托同济大学红十字协会成员及具备急救知识的优秀同学组成助教团队,通过 “理论 + 实操 + 带教指导” 的模式,让急救技能学习融入校园日常,为平安校园建设筑牢防护屏障。

红十会急救培训基地讲师以“身边的急救场景”为切入点,结合校园内可能发生的意外跌倒、运动损伤、突发心脏骤停等真实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应急救护的知识。课程重点聚焦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及伤口包扎三大核心模块,不仅明确操作流程与技术标准,更针对“按压深度不足”“电极片贴附错位”“包扎松紧不当”等常见误区进行逐一拆解,用直观的示意图与动态演示,帮助学员快速建立科学急救认知。

实操演练环节是常态化急救培训的核心亮点。培训现场配备模拟人、AED训练机、医用纱布、绷带等专业器材,确保每位学员都有充分的动手练习机会。在心肺复苏区域,学员们俯身模拟人旁,讲师与急救部成员逐人检查按压位置、力度与频率,及时纠正“手臂未伸直”“按压角度偏差”等问题;AED操作训练中,学员们跟随指导熟悉开机、贴电极片、分析心律、等待除颤等全流程,深刻理解“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的急救意义。

伤口包扎环节更贴近日常防护需求,讲师现场演示头部、四肢、关节等不同部位的包扎方法,强调“先止血、后固定、再包扎”的操作逻辑,以及如何根据伤口类型选择纱布或绷带。学员们两两结对,互为“伤员”与“救护员”,从三角巾头顶包扎的“结位固定”,到四肢螺旋包扎的“松紧度把控”,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打磨。整个实操过程中,学员们专注投入,主动提问交流,在模拟实战的氛围中夯实技能基础。

常态化急救培训,是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基地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急救培训融入校园安全常态化工作,既让应急救护知识真正走进师生生活,也进一步完善了“全员参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的校园应急防护体系。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

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202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