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 应急救护专题培训
——同济大学急救培训之社区服务中心
为加强社区急救知识普及与校园应急能力建设,3月31日同济大学红十字会于西南一楼多功能厅开展社区应急救护专项培训。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师资苏娜带领4人助教团队,为50余名社区救护员提供系统化指导,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培训心肺复苏(CPR)与AED操作、气道梗阻急救、创伤止血三大核心技能,采用“理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通过超市心搏骤停急救案例视频,引出“心搏骤停应急处置”主题,系统讲解急救生命链理论体系。苏娜结合动态演示,详细解析CPR适应症判断标准、胸外按压参数(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及人工呼吸规范。黄金4分钟抢救窗口期,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下降10%"苏娜特别强调时效重要性。

气道梗阻模块采用双人情景模拟教学,助教团队在人体模型上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重点区分婴儿拍背法与成人腹部冲击法技术差异。学员通过“剪刀·石头·布”定位法实操训练掌握技术要点。CPR模拟人训练环节配备实时监测系统,对按压深度、频率及通气量进行动态反馈,及时纠正操作误差。创伤救护实训设置多部位伤情模拟,学员分组练习环形包扎、螺旋包扎及加压止血技术,重点掌握三角巾头部包扎规范。经4学时强化训练,全体学员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获得初级应急救护员资格证书。这次培训不仅掌握技能,更理解“技精于勤,责重如山”的深意。社区工作者王先生表示将把所学融入社区服务体系。
后续,同济大学红十字会将推进分层培训体系,实现教职工、学生及后勤人员全覆盖培养目标,通过常态化机制践行“人人学急救,急救护人人”理念,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同济大学红十字会
2025年4月1日